腊八节来历
据史籍记载,腊八是儒、佛两家的节日。据《礼记》记载,天子有八位大腊神,从伊耆氏开始实行腊祭。腊的本意是索求,一年十二个月,岁终聚合各种物品来祭祀腊神。
腊祭的主要对象是祭祀最先种植谷物的啬神和主管谷物的司啬,以此报答他们对谷物丰收的庇护。
汉代时以冬至后的第三个戊日为腊日,南北朝时改为十二月初八,并正式定为节日,称为“腊八节”
腊八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
1、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祭祀仪式
农历腊月初八被称为“腊八”,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,古人认为“腊”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日子,祈求丰收与平安。“腊”也与“猎”有关,人们用打猎得来的猎物作为祭品,感谢自然的馈赠。
2、佛教传说让腊八节更普及
佛教传入中国后,腊八节与释迦牟尼成道的故事结合,传说他苦修时体力不支,牧羊女用杂粮熬粥救了他,最终他在腊八这天悟道成佛,后来寺庙会在这一天熬粥分给百姓,逐渐演变成“腊八粥”的习俗。
3、朱元璋的“救命粥”传说
民间流传,朱元璋落难时在牢里饿得发昏,从老鼠洞挖出杂粮煮粥充饥,后来他当上皇帝,为纪念这段经历,将腊八定为喝粥的日子,这故事让腊八粥多了“苦尽甘来”的寓意。
4、岳飞与腊八粥的关联
另一个传说说南宋时期,岳飞率军抗金,百姓自发送杂粮粥犒劳军队。将士们喝了热粥士气大振,最终击退敌人,后人为了纪念这份军民情,保留了腊八煮粥的传统。
5、腊八节的习俗密码
除了喝粥,北方还有泡“腊八蒜”的习俗,用醋泡蒜腌制,蒜瓣变绿后配饺子吃。“过了腊八就是年”的俗语也说明,腊八是春节序幕,人们开始扫房、备年货,年味越来越浓。
这些故事和习俗让腊八节承载着感恩、祈福的文化内核,一碗热粥不仅暖胃,更串联起千年的温情记忆。
相关问题解答
我帮你整理了一份接地气的腊八节问答,结合了传说和民间故事,用聊天儿的方式写出来,保准读着不费劲~
1. 腊八节到底是啥来头?为啥非得喝腊八粥?
“腊八”最早是古人年底祭祀祖先神灵的大日子(“腊”就是祭祀的意思),后来佛教传入,说这天是释迦牟尼成道日,寺庙会施粥祈福,老百姓也跟着学,慢慢就演变成喝腊八粥的习俗,说白了,就是图个吉祥——红枣桂圆代表甜甜蜜蜜,杂粮豆子寓意五谷丰登!
2. 听说腊八节和朱元璋有关?真的假的?
哈哈,这故事可逗了!传说朱元璋当年当乞丐快饿死时,从老鼠洞里扒拉出杂粮豆子煮粥救命,后来他当上皇帝,为了忆苦思甜,就把这天定为腊八节,命令全国喝“老鼠粮粥”(后来改叫腊八粥),当然啦,这是民间编的段子,但说明老百姓也爱把节日和名人挂钩~
3. 北方腌腊八蒜,南方吃腊八饭?差别咋这么大?
北方天冷啊!腊八蒜用醋泡着,到过年正好变翡翠绿,配饺子绝了!南方暖和,干脆用腊肉、香菇和糯米焖饭,香喷喷管饱,其实不管吃啥,核心就一个:腊月里囤足粮食,准备过年啦!
4. “赤豆打鬼”是啥邪门传说?
古人认为腊八节鬼怪作妖,而红豆能驱邪(毕竟颜色血红像爆竹嘛),于是这天要煮红豆粥“打小鬼”,后来嫌单调,干脆把所有杂粮扔锅里一起煮,鬼怪看了都懵圈——这粥太复杂,算了下不了手,溜了溜了!(其实还是为了不浪费粮食,机智!)
需要补充其他角度的话,腊八节和冬至有啥关系?”“现在年轻人还过腊八吗?”这类问题也能加哦!
本文来自作者[曼安]投稿,不代表尚呈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jshoujika.cn/csbk/202504-476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尚呈号的签约作者“曼安”
本文概览:腊八节来历据史籍记载,腊八是儒、佛两家的节日。据《礼记》记载,天子有八位大腊神,从伊耆氏开始实行腊祭。腊的本意是索求,一年十二个月,岁终聚合各种物品来祭祀腊神。腊祭的主要对象是...
文章不错《腊八节来历 腊八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》内容很有帮助